2017年1月20日/廣東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文/吳亭瑤
靈芝多醣有助糖尿病的治療,早已是公認的事實,但關於它到底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則是科學家想進一步瞭解的課題。
早在2012年,廣東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就曾共同發表報告指出,從靈芝子實體熱水萃取物中提而得的高分子多醣GLPs,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
而今,他們進一步從GLPs分離出4個多醣,取其中活性較高的F31(分子量約為15.9 kDa,含有15.1%蛋白)進行更深入的探討,結果發現它不但能透過多條路徑調節血糖,還能發揮保肝作用。
在為期6週的動物實驗發現,每天餵食50 mg/kg靈芝多醣F31的第二型糖尿病小鼠(靈芝組-高),其空腹血糖值始終低於未做治療的糖尿病鼠(控制組),而且有顯著性差異。
相較之下,同樣每天吃靈芝多醣F31,但劑量只有25 mg/kg的糖尿病鼠(靈芝組-低),血糖值下降的幅度卻沒那麼明顯。這說明此靈芝多醣有調節血糖的作用,但效果會受到劑量影響(圖1)。
仔細看圖1可以發現,靈芝多醣F31雖能調節血糖,但效果略遜西藥一籌,也無法使血糖恢復正常。儘管如此,靈芝多醣的保肝作用卻已開始發揮。
從圖2可以看到,在實驗期間有靈芝多醣F31(50 mg/kg)保護的糖尿病鼠,其肝臟組織的結構、形態與正常小鼠較接近,也較少發炎;相較之下,未接受任何治療的糖尿病鼠,肝組織明顯受損,發炎和壞死的狀況也比較嚴重。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是從「保護胰島細胞、提升胰島素分泌」的角度,說明靈芝多醣調節血糖的機制;這篇研究則告訴我們,靈芝多醣還能從其他路徑,讓高血糖獲得改善。
在進一步說明之前,我們得先知道,形成第二型糖尿病的幾個重要關鍵。
一個代謝功能正常的人在進食後,胰島細胞會分泌胰島素,刺激肌肉細胞、脂肪細胞在細胞表面產生「葡萄糖轉運蛋白(簡稱GLUT4)」,把血液中的葡萄糖「轉運」到細胞裡。
由於葡萄糖是大分子,無法直接穿越細胞膜,如果沒有GLUT4的協助,葡萄糖就進不去。第二型糖尿病的癥結就出在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有胰島素抗性),即使胰島素頻送秋波,依然無法讓細胞表面出現足夠的GLUT4。
這種情況更容易出現在肥胖的人身上,因為脂肪會合成一種名為「抵抗素(resistin)」的多肽類激素,使脂肪細胞出現胰島素抗性。
由於葡萄糖是細胞的能量來源,當細胞一直缺乏葡萄糖,除了會讓人更想吃之外,也會促使肝臟生成更多的葡萄糖。
肝臟生成葡萄糖的方式有兩種:分解肝醣,亦即把原本儲存在肝臟的葡萄糖再拿出來用,或是進行糖質新生,也就是利用蛋白質、脂肪等「非」碳水化合物的原料轉化成葡萄糖。
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這兩種作用都比一般人旺盛。在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而葡萄糖的生成量卻不斷上升的情況下,血糖自然很難降下來。
上述問題靈芝多醣F31似乎都能解套。研究者在動物實驗結束後,將小鼠的肝臟和副睪周圍脂肪(作為體內脂肪的指標)取出,進行分析和比較,結果發現這個活性多醣有以下作用機制(如圖3):
1. 活化肝臟裡AMPK蛋白激酶,調降肝臟裡數個參與肝醣分解或糖質新生的酵素的基因表達,減少葡萄糖產量,從源頭管控血糖。
2. 增加脂肪細胞上GLUT4的數量、抑制脂肪細胞分泌抵抗素(使這兩項變數很接近正常小鼠的狀況),進而改善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
3. 大幅調降脂肪組織中參與脂肪合成的關鍵酵素的基因表達,進而降低脂肪在全身體重的占比,減少胰島素抗性的相關因素。
由此可知,靈芝多醣可以透過至少三條路徑調節血糖,而且這些路徑都和「刺激胰島素分泌」無關,為糖尿病的改善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上述研究成果,讓我們對「靈芝多醣如何有益第二型糖尿病」有更多的認識,同時也提醒我們,不論使用西藥或靈芝多醣的初期階段,血糖可能不會一下子就恢復正常,甚至會像圖1一樣上下波動一段時間。
此時請不要失望,因為只要你有吃靈芝,體內臟器已經獲得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誠如文章最前面所提,靈芝多醣F31是從GLPs「解構」出來的小分子多醣。把它們在同樣實驗條件下的降血糖效果拿來比較,會發現GLPs的效果明顯好過F31(圖4)。
換句話說,靈芝多醣未必「愈純」愈好,「整體」的效用反而更大。由於GLPs是透過熱水萃取從靈芝子實體獲得的一個粗多醣,因此只要你吃的是含有靈芝子實體水萃取物的產品,應該都不會錯過它才對。
1. Xiao C, et al. Antidiabetic activity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F31 down-regulated hepatic glucose regulatory enzymes in diabetic mice. J Ethnopharmacol. 2017 Jan 20;196:47-57.
2. Xiao C, et al. Hypoglycemic effects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in type 2 diabetic mice. Arch Pharm Res. 2012 Oct;35(10):1793-801.
★敬請尊重著作權,歡迎以連結網址的方式友善分享,請註明作者、出處與圖片來源,並保留文章「從標題到參考文獻」的完整性,請勿將圖文移花接木、占為己有,或與商品、商業行為連結。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By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