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在大會進行特別報告的林志彬教授,從「靈芝多醣抑制腫瘤免疫逃逸」的角度,帶領與會者從另一個角度了解靈芝多醣抗腫瘤的藥埋作用。會後接受本網站專訪時,林教授則談到了「靈芝類藥品在中國尚未列入醫保」的問題,也觸及為何目前中國法規規定「靈芝不能作為食品」的背後原因,更為業者指出「人體功能試驗是靈芝保健品最好廣告」的明路。至於靈芝得諾貝爾獎的千秋大夢就別做了,還是腳踏實地把靈芝做好才是真的。(感謝林志彬教授審稿)
文/吳亭瑤 简体版/请连结
2015年11月21日,福建省藥理學會主辦的「第三次學術研討會」假福建泉州師範學院中山紀念堂盛大舉行,近百位與會者的熱情就猶如外頭盛開的嬌陽,一點都不秋天。
雖是首次來到泉州,但對來自台灣的筆者卻不陌生,因為許多早期台灣的移民正是來自這個「海上絲稠之路」的起點。
尤其能在會議上遇見兩位中國藥理學界大老,一位是研究靈芝藥理逾四十年的北京大學林志彬教授,一位是年過八旬、鑽研人參與神經藥理研究的張均田教授,再加上此次主要負責會議籌辦的福建省藥理學會理事長,福建醫科大學許建華教授本身也對靈芝三萜的抗癌作用有深入研究,都讓我這個長期報導靈芝和養生保健的記者備感親切。
許建華表示,從首屆學術研討會開辦至今,每次都會邀請資深的藥理學前輩、年輕的學者,以及碩、博士生一起與會交流研究心得與成果,一方面提供新生代磨練的機會,另方面也希望老一輩的研究經驗能往下傳承。
此次研討會亦然,幾位受邀做特別報告的教授,都透過其報告主題為與會者提供深刻的思考:
◆ 北京大學醫學部藥理系/林志彬教授:靈芝多醣抑制腫瘤免疫逃逸的研究。
◆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張均田教授:從聰明腦袋說起,談人參提高正常智能的作用及其機制。
◆ 台灣嘉南藥理大學/呂玉玲教授: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應用於腫瘤診斷和治療的研究。
◆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林瑞超院長:中藥與民族藥品質評價。
◆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郡榮光教授:治療性抗體及其作用機制。
對於關心靈芝的人,最注目的莫過於林志彬以「靈芝多醣抑制腫瘤免疫逃逸」為主題的報告內容。
簡單的說,腫瘤免疫逃逸(tumor escape)指的是腫瘤細胞可以避開免疫系統的辨識與攻擊,進而在體內快速增生。究其原因,除了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之外,也與腫瘤細胞很容易偽裝、增殖或反制免疫細胞有關。
免疫細胞必須靠腫瘤細胞表面的特徵(如MHC分子或協同刺激因子)才能認出它們,一旦當腫瘤細胞不表現這些特徵,或是表得比較弱,甚至合成一些看似無害的物質把整個腫瘤細胞包起來,免疫細胞自然難以將它們一網打盡。
另外,腫瘤細胞也會分泌「抑制免疫抑制因子」,像TGF-β(轉化型生長因子-β)、IL-10(白介質-10)和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讓免疫細胞的反應變笨、變鈍;或是透過快速增生繁殖,以量取勝,使得免疫系統根本滅之不及。
對於這些狡猾的腫瘤細胞,靈芝多醣似乎有一些辦法。林志彬團隊的李衛東副教授、孫立新博士等在這方面做了相當深入的探討:他們以「具有免疫逃逸能力」的B16F10黑色素瘤細胞為實驗對像,發現靈芝多醣Gl-PS不僅能促進MHC-Ⅰ分子和協同刺激因子的表現,抑制免疫抑制因子的分泌,還能讓受到腫瘤抑制的巨噬細胞恢復吞噬活性。
為了讓研究結果更接近臨床實踐,他們的團隊還從12例尚未進行治療的肺癌患者取得血漿,證明這些有腫瘤存在的血漿對正常人的淋巴細胞會產生抑制作用,但如果同時加入靈芝多醣Gl-PS一起培養,不僅可改善淋巴細胞的增殖活性,還能促進淋巴細胞分泌「穿孔素」和「顆粒酶B」等對腫瘤有殺傷作用的化學物質(詳細研究內容請見〔林志彬專欄〕靈芝多醣抑制腫瘤免疫逃逸的作用)。
林志彬的研究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靈芝多醣的抗腫瘤作用,讓大家知道,靈芝多醣除了「提升免疫功能」,「抑制腫瘤血管新生」讓腫瘤無法從血液獲得營養和氧分而無法長大,還可以「讓逃避免疫系統的腫瘤現形」。
如果再加上靈芝多醣輔助腫瘤放化療所能發揮的「提升療效」、「減輕胃腸道副作用」,真可說是令人驚艷的多管齊下抗腫瘤!若是再把靈芝三萜的抗腫瘤作用也算進來,那就更精彩了。
比起其他中草藥,靈芝的藥理研究可說是相對充足,靈芝中的兩個菌種Ganoderma lucidum(中文名稱為靈芝或赤芝)和G. sinense(紫芝)也被《中國藥典》列為法定中藥材,而且已有一百多種取得政府批准的靈芝類藥品。問題是,目前中國國營醫療保險制度(簡稱「醫保」,類似台灣的健保)並未把靈芝類藥品列為給付項目。
換句話說,在中國就醫,若要使用含有靈芝成分的藥品治療,不僅需要醫生處方,還得自費,無形中限制了靈芝類藥品在臨床上的使用率,也降低業者發展相關產品的意願。
林志彬在會後接受筆者采訪時特別提到這個「對靈芝極不公平」的問題,一方面呼吁產、官、學界應努力把靈芝類藥品列入醫保項目中,另方面也指出監管機構之所以對靈芝管得特別嚴,甚至包括在法規上從過去的「靈芝為食藥同源」改變成現今的「靈芝可作為藥品、保健食品,但不能作為食品」,都是部分靈芝業界長期以來的混亂所導致的後果。
林志彬指出,在那個靈芝可作為食品也可作藥品的時代,許多不守法的廠家拿著食品級的靈芝產品,利用民眾對於靈芝既定的好印像,大肆宣傳靈芝的醫療功效,並且用藥品級的價格販售。
實際上這些靈芝產品不僅在安全和功效上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背書,也沒有通過政府機關的檢驗和審查,更糟的是產品原料來源不明,今天用這個,明天改那個,一切只求「利」而出賣「義」,不只賠掉民眾的健康,賠掉社會對靈芝的信任,更讓整個靈芝產業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危機。
所以,林志彬強調,不是靈芝本身有什麼問題而無法作為食品,而是商人的某些行為讓政府不得不對靈芝產品嚴加管控。這是對守法業者的某種保障,也是對於投機取巧、混水摸魚的業者的警剔。
可惜目前仍有靈芝業者一邊抱怨「為什麼靈芝不能作為食品」,一邊購買來路不明的原料,把所謂的「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全都拋諸腦後。殊不知這様的行為,正是導致靈芝在中國做不了食品的原因。
「把靈芝做好或做壞」全在一念之間,未來整個靈芝產業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就看業者們是否能拿出遠見有所作為了。
「加強靈芝的臨床研究」一直是林志彬念茲在茲的課題,「靈芝的藥理研究已經做得夠多了,現在需要的是,累積更多靈芝用在人體的結果」,如此才能把靈芝從地方性的傳統中藥推向國際舞台。
過去,他總是鼓勵靈芝業者開發藥品級的靈芝產品,因為要取得藥准字號,就一定得有臨床試驗支持。但他現在反而會建議已有靈芝產品取得保健食品字號的業者,多做人體功能試驗。
林志彬表示,藥品級的靈芝產品不能在一般通路自由販售,必須由醫生開處方,但在目前必須自費的情況下必然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結果耗資費時取得的藥准字號產品,反而出現銷售上的困難,因此有心的業者還不如把這筆資金投注在靈芝保健品的人體功能試驗上。
只要是真正而實在的靈芝產品,做出人體功效絕對不難,而「改善神經衰弱失眠」、「保肝」和「輔助腫瘤放、化療」,是林志彬認為最值得率先執行的主題。倘若選擇後者,他會建議毋須做到「增效」,因為不容易評估,而是可以選擇某項「減毒」作用為指標,例如減輕腸胃道的不適反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腸黏膜受損等),「光是做出這個功效就很了不起了」。
等結果出來後,再以論文型式發表在學術期刊上。此時這篇論文的作者群(參與實驗的醫生),以及從人體獲得的科學數據,就是這個靈芝產品最好的宣傳,遠勝任何華麗的廣告詞。
靈芝如此美好,可以令科學家、實業家、使用者為之著迷,多方面的研究它、開發它、應用它。自古至今不知已有多少人因靈芝而受惠,無怪乎今年(2015)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中國藥理學家屠呦呦時,很多關心靈芝的人都在想,有沒有可能未來也有學者會因靈芝而獲得如此殊榮?因為讓屠呦呦獲奬的青蒿素正是來自傳統的中草藥。
林志彬表示,屠呦呦獲諾奬為中國人爭光,他曾致電祝賀。但他認為,屠呦呦只是受中醫古籍的啟發,第一個從黃花蒿中提取純化出青蒿素來,以後完全是按新藥報批程序製成抗瘧藥,用於治療瘧疾,其成果並非傳統中醫藥研究的成果。
他還強調,屠呦呦之所以能以「抗瘧疾藥物青蒿素的首位發現者」獲獎,是因為「此藥物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尤其對於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非洲來說,更是意義非凡。
換句話說,「有」和「沒有」這個藥的結果是「生」與「死」的極度反差,而且還關乎到數百萬條人命的存活。但林志彬說,靈芝不可能有這麼戲劇性的作用,因為靈芝的價值在於「久服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如果有一天靈芝被諾貝爾獎肯定,靈芝產品肯定大賣。不過,林志彬很肯定那一天絕對不會來臨。所以,大家還是好好做靈芝吧!唯有把靈芝做好,才是給靈芝最大的肯定,也才是對老祖宗留給世人如此珍寶的最大回饋呀!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By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