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彬專欄〕靈芝的穩態調節作用,有助改善男女性內分泌紊亂

  • 列印

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會彼此相互影響,因此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若長期沒有改善,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也會跟著起伏波動;更年期時內分泌的劇烈變動,也會牽動神經和免疫系統。北京大學林志彬教授指出,靈芝能調節失衡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減輕相關的不適症狀,使身體回到平衡的健康狀態。

文/林志彬

◎本文原載於2010年《健康靈芝》第50期 2~3頁

 

1981年,我們在靈芝的藥理和臨床研究的基礎上曾提出:「靈芝可能是透過抑制身體對致病因子的反應,減輕身體穩態(homeostasis)被破壞的程度,或者是加強身體重要器官的調整功能,使身體在穩態被破壞後能迅速消滅致病因子,調整異常變化而恢復穩態,或是同時從這兩個方面提高身體保持穩態的能力。」(1)

2000年,我在美國哈佛大學召開的麻省中醫學會作報告時,進一步提出靈芝對「神經-內分泌-免疫」的調節作用,是其維持身體穩態調節的重要機制。這些年來,隨著靈芝藥理和臨床研究的深入探討,這一機制不斷被證明。

 

靈芝可改善神經衰弱的相關症狀

神經衰弱就是典型的身體穩態調節障礙。長期神經衰弱、失眠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神經細胞的興奮性和抑制性調控障礙,進而引起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功能紊亂,出現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食慾不振、心悸、氣短等症狀。

伴隨病情發展,進一步引起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出現陽痿、月經不調和免疫力降低等表現,最終產生「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紊亂,使神經衰弱患者陷入因此所致的惡性循環中,病情越來越重。

常用的鎮靜安眠藥只能對症治療,不能治本,所以無法解決神經衰弱患者「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紊亂的問題。相對的,靈芝製劑對神經衰弱失眠則有顯著療效,一般用藥後1~2週即出現明顯改善,表現為睡眠變好,食慾、體重增加,心悸、頭痛、頭暈減輕或消失,精神振奮,記憶力增強,體力增強,其它合併症狀,如陽痿、月經不調和免疫力降低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靈芝對神經衰弱的療效除了與其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外,靈芝還可透過對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作用,發揮其穩態調節作用,使「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紊亂恢復正常,從而阻斷了神經衰弱失眠的惡性循環,使睡眠獲得改善,其它症狀也明顯減輕或消失。

 

靈芝對更年期症狀,也有顯著的改善效果

老年男性更年期症候群也是身體「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紊亂所致的疾病,其症狀與女性更年期症候群所出現的症狀十分相似,可見乏力、失眠、食慾減退、缺氧、全身潮熱、出汗、心悸、健忘、激動、抑鬱、性慾降低、陽痿等症狀。臨床檢查除雄性激素產生減少外,全身綜合代謝(例如:微循環代謝、有氧自由基代謝及血液粘度等)水準也有明顯的改變。

臨床研究證實,靈芝製劑(破壁靈芝孢子)治療老年更年期症候群有效。曾廣翹等(2) 選擇具有男性更年期症候群症狀的病人138例(年齡55~76歲,平均66歲),病情持續六個月至兩年(平均12.3月),經血中睾固酮(testosterone,即男性荷爾蒙)水準測定低於正常值(140mg/L),均未合併嚴重的腦心血管疾病、傳染性疾病及惡性腫瘤。經SRS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自我評分>16,Zung抑鬱量表標準分≧50,作為發現更年期症候群狀態的依據。

將病人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80例,經詢問病史並進行Zung量表評分、SRS評分後,抽取空腹動脈血檢測睪固酮、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後, 統一服用該靈芝製劑600mg每天三次,療程為三週,不再服用其它治療精神症狀的藥物,每週進行1次Zung、SRS評分及症狀觀察,3週後再次抽血檢測睪固酮、SOD及MDA水準。另58例對照組病人,除了給與外觀相同的安慰劑之外,其餘皆同治療組。經服藥3週後,治療組病人和對照組病人症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1) 治療組的SRS及Zung評分較之治療前明顯降低,而對照組則變化不明顯。

(2)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74.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28.16%,治療組顯著高於對照組(詳見上表)。

(3) 治療組病人血中睪固酮、SOD水準明顯比對照組病人高,MDA水準明顯比對照組病人下降。

上述結果表明靈芝製劑治療男性更年期症候群病人有較好的療效。

值得一提的是,靈芝破壁孢子粉治療男性更年期症候群不需要補充雄性激素,因而不會出現雄性激素所致的不良反應。靈芝製劑對女性更年期症候群是否有療效,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尚待研究。

50-LinZB-1

x±s;* 代表統計上P<0. 05,表示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差異。(提供/林志彬)

 

參考文獻

1. 從錚、林志彬,靈芝的研究和中醫扶正固本治則的探討。北京醫學院學報,1981,13 (1) : 6-9.

2. 曾廣翹、鐘惟德、Petter C. K. Chung等,全破壁靈芝孢子治療男性更年期綜合征。廣州醫學院學報, 2004, 32(1):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