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靈芝產業與學術研究 從無到有的發展概況──2016首屆國際食用菌文化大會論文

  • 列印

還記得電視劇《靈山神箭》裡的「靈芝草人」嗎?融化人心的「哎呀呀」可說是台灣普羅大眾認識靈芝的源起。幾個月後,由國科會主導的「靈芝研究發展研討會」也如火如荼展開,為台灣後來成為國際上研究靈芝的重鎮奠下根基。這兩件事都發生在1987年,機緣巧合地相映成趣。在此前後,台灣還曾經歷「靈芝野生或人工栽培好」的論戰,「靈芝含有機鍺」的謬誤,「鹿角或雲朵狀靈芝療效較佳」的爭辯,「靈芝的好壞決定在多醣體」的迷思......回首過往,感慨萬千!請帶著你的好奇心,跟隨這篇文章,一探靈芝在台發展的源起。

文/吳亭瑤

 

〔前言〕2016年11月11日,由國際蘑菇學會、世界食用菌生物學與產品學會、中國食用菌協會共同主辦的「首屆國際食用菌文化大會」在浙江省慶元市熱烈展開。承蒙主辦方甘長飛先生之邀,筆者撰寫此文共襄盛舉,期許靈芝產業與學術發展也能「借鏡昨日之歷史,推展明日之進步」。才疏學淺,未盡之處,敬請包涵。

20161111C-1

20161111C-3

20161111C-2

20161111C-s

 

從二十世紀末,西方醫學與科學對中國、印度、西藏等東方傳統醫學造成極大的衝擊,迫使傳統藥物必須以科學作為標準。在台灣,標準化濃縮製劑的「科學中藥」成為多數中藥材新生的依歸,靈芝卻在產官學界的交纏引繞下轉型成「保健食品」的明星商品,同時間,靈芝的科學研究也在產業發展的推動下累積了豐厚的實力。

 

1970年代中期以前:沒沒無聞

1950年代,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延襲自秦漢以來靈芝扮演長生不老仙草、歌頌帝王的角色,靈芝也曾一度扮演愛戴領袖的象徵。然而台灣環境高溫多濕,造就靈芝「並不罕見」的先決條件,使得靈芝的神聖光環並未在政治場域發燒蔓延。

不過,靈芝的藥用價值也沒有因為不難取得而受到特別關注。1972年時任藥政處長的許鴻源編著的《台灣地區出產中藥藥材圖鑑》並未收錄靈芝。由於許鴻源擁有「順天堂藥廠創辦人」和「留日藥學博士」的背景,不可能漏列台灣常見的靈芝,因而推論靈芝在1970年代初期並未被當作正式中藥材使用。

在神話故事和武俠小說的影響下,當時一般的台灣老百姓對靈芝的認識,多半停留在道家仙藥與武俠靈丹的想像,僅有極少數具中醫、西醫或國術師身份的民間人士,嘗試把野生靈芝當成藥來使用。

 

1975~1985年:靈芝產業萌芽→熱潮→價格崩盤→百家爭鳴

1975年號稱「鍺能抗癌,而靈芝鍺含量高過人參」的行銷話術襲捲日本,為因應需求爆增的靈芝市場,日人開始來台收購靈芝,成為台灣靈芝發展的濫觴。

台灣供應日本的靈芝,最初仍以野生為主。這時期亦開始有中藥房在靈芝供應商的引薦下把靈芝納為「中藥材」販售,並借鏡日本的應用經驗,教導民眾靈芝有何功效、如何煎煮服用。

1970年代末期,在日本對靈芝的需求日益熱絡,以及台灣洋菇外銷受挫、亟需尋求替代品的大環境下,促成靈芝人工栽培技術的快速發展,靈芝很快成了台灣菇農普遍栽培的新興農產品。同時期台灣科學家也受日本科研文獻影響,開始投入靈芝的藥理研究,其中又以時任臺灣大學生化研究所教授董大成最具代表性。

1982年初,董大成在動物實驗基礎上發表的兩篇靈芝抗腫瘤論文,各以「人工栽培靈芝子實體熱水萃取物」和「野生無柄靈芝菌絲體及其發酵液」為原料,首開台灣學者研究人工栽培子實體和菌絲體的風氣。

始料未及的是,癌症在當年首次登上台灣十大死因之首,媒體於是大肆報導靈芝抗癌的研究成果,使得靈芝身價瞬間爆漲,引發民間炒作靈芝療效、農民爭先栽種靈芝的熱潮。大量日本翻譯的靈芝著作也在此際被業者引進台灣,成為民間獲取靈芝知識的主要來源。

1982年底至1983年,靈芝價格水漲船高帶動靈芝栽培風潮,招引不肖商人趁機介入,詐欺案件頻傳;加上1983年日本本身的靈芝產銷供過於求,不再向台灣收購,台灣人工栽培的靈芝全都轉為內銷。兩者交互影響下導致靈芝價格暴跌,許多投資者和生產者慘賠。

不過靈芝在台灣並未泡沫化,反而因為原料充足加速靈芝商品化的在地發展,並促進學界對靈芝的研究和討論──舉凡靈芝的安全風險、療效範圍、適用對象、應用方式、有效成分、生長方式都是議論焦點,戰線也從封閉的實驗室延伸到公開的媒體,褒貶不一、莫衷一是的評論顯示學界對靈芝仍有很大的困惑與疑慮。

業者間「靈芝是野生好或人工栽培好」的論戰,在科學論證的支持下與風險管理的認知下,人工栽培的靈芝(包括子實體與菌絲體)漸成主流。而隨著科學報告證實靈芝功效與成分之間的關係,以及受到日本翻譯著作的影響,所謂的功效成分(如多醣體、有機鍺)逐漸取代「野生與人工栽培之爭」,成為商人影響消費行為的行銷辭令。(註:事實上靈芝裡的有機鍺含量極低)

 

1986~1990年:市場混亂缺國家標準,政府投入大型研究計畫

在靈芝業者百家爭嗚的1980年代下半,出現了兩種新型態的靈芝業者,有別於過往的栽種者、中藥房和保健食品公司。一個是具有學者背景的業者,陽明大學生化所的李旭生副教授是最佳代表。其在1987年成立公司銷售靈芝產品,同時又以「科學家」身份透過媒體宣揚靈芝療效,還長期提供自家的靈芝菌絲發酵多醣萃取物給多位學者作為實驗材料。作風極具爭議性,卻對台灣靈芝產業發展和學術研究的推動扮演一定的角色。

另一種新型態的靈芝業者則是直銷公司。1986年台灣連續發生多家直銷公司倒閉事件,造成直銷從業人員大幅流動,他們開始尋找高利潤的新商品,專賣靈芝保健食品的本土型直銷公司於是陸續成立。直銷業特有的「口耳相傳」經營模式,迴避了法規上不可公開宣傳療效的限制,加速靈芝在民間的普及,卻也更加激化產品療效誇大不實、品質參差不齊、價格高得離譜等亂象。

1987年7月八點檔連續劇《靈山神箭》開播,劇裡由童星扮演的「靈芝草人」讓靈芝變得更家喻戶曉,業者推廣靈芝產品更加得心應手,媒體也以更多版面報導專家學者對靈芝療效、毒性的不同觀點,一般民眾對靈芝也就愈感困惑。

熱絡又混亂的靈芝市場突顯出建立靈芝國家標準的必要性,加上日漸衰落的「香菇王國」迫使台灣菇菌產業必須轉型,以及民眾對於保健食品的需求,整個大環境迫使政府很難繼續袖手旁觀。

當時的國策顧問、對台灣經濟政策有極大影響力的李國鼎資政,於是在各方業者和學者的遊說下,促請行政院科技顧問小組於1987年11月29日召開「靈芝研究發展研討會」。

會議由享譽國際食用菇研究,時任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真菌學會與微生物學會理事長的王西華教授負責籌辦,地點選在臺灣大學農藝館,除邀集當時主要的靈芝學者介紹研究成果,會中還決議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簡科國科會)投入「靈芝大型研究計畫」,以促進產業發展、建立國家標準為目的,成立五個研究小組(分類、栽培育種、加工、臨床評估,以及成分分析、生化和藥理作用),動員各學術機構對靈芝進行系統化研究,台灣主要的靈芝研究團隊儼然成形。

正當學者如火如荼投入靈芝研究之際,市場混亂的情況愈演愈烈。一方面,以鹿角靈芝突顯產品差異化的直銷業者,巧妙宣傳業主與政要在「靈芝研究發展研討會」上的合照,使業績由黑翻紅,引發業者間對於靈芝形態(鹿角或朵狀)與療效關係的大戰。另方面,靈芝產品摻假、摻西藥、摻劣質品的新聞甚囂塵上,造成消費者對業者誠信的猜疑,各家業者只好各顯神通尋找「專家」為產品背書。此外,隨著1987年11月台灣開放探親,兩岸交流日增,大陸靈芝臨床研究及應用方法傳入台灣,更加「豐富了」靈芝療效的論述。

其實關於「什麼才是靈芝」科學界已在這時期有了初步答案。當時正在臺灣大學農化所攻讀博士學位的許瑞祥,於1986~1988年與其指導教授王西華發表三篇論文指出,經基因鑑定、形態分析與交配試驗證實,台灣栽培常用的靈芝起碼包括Ganoderma lucidumGanoderma tsugae(松杉靈芝)兩大類,台灣的野生靈芝至少也有八種,它們的截然不同猶如雞跟鴨,但市場混用的情況卻非常嚴重。

許瑞祥在1988年9月出版的科普專著《靈芝的奧秘》亦指出,使用的菌種、栽培條件、加工方式(熱水或酒精提取)不同,做出來的產品在成分和功效上也不會一樣,無法一概而論,亦非消費者所能判斷。而鹿角靈芝則是生長條件不佳導致的「畸形靈芝」,或許適合藝術觀賞用,但絕對不是什麼神奇的靈芝。

此外,時任陽明大學生化所的蕭明熙,以及同樣師承王西華、當時已在臺北醫學大學任教的蘇慶華,亦在1986~1988年間提出「三萜類」、「固醇類」為靈芝的活性成分,與較早發現的「靈芝多醣」有不同的功效表現。

 

1991~1998年:業者成為靈芝科學研究和教育推廣的贊助者

1991年,責任重大的「靈芝大型研究計畫」隨著計畫主導人國科會生物處處長林榮耀的去職,僅以《中藥及靈芝研究》成果報告書悄然劃下句點。報告書中僅刊載菌種分類和部分栽培育種的研究結果,眾所期待的藥理、臨床和毒理作用則付之闕如。雖然最後未能協助建立靈芝的國家標準,卻已點燃台灣學界系統化研究靈芝的火苗,為台灣後來成為國際上研究靈芝的重鎮奠下根基。

就在政府退出主導靈芝研究的這一年,在台灣靈芝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直銷公司雙鶴企業(成立於1987年7月)出資成立微生物文教基金會,補助教授級的「專題研究計畫」和「碩博士論文研究」。原本被動依賴國內外研究論述的業者,反過來成了推動靈芝科學研究的引擎。

1994和1996年,微生物文教基金會舉辦「第一屆全國靈芝學術研討會」和「台北國際靈芝研討會」,會議中的成果發表,包括陽明大學教授王聲遠釐清「靈芝多醣的免疫調節作用與抗腫瘤活性的關係」,師範大學教授姜宏哲確認「鍺並非靈芝主要有效成分」,臺灣大學教授許瑞祥透過「靈芝屬菌種鑑定系統」的介紹提醒靈芝產品種源一致的重要性等等,均對靈芝的產業發展、學術研究和消費者認知起了指標性的影響和穩定軍心的作用。

此時的靈芝市場也出現變化。1995年本土大型食品業(如葡萄王、統一、台糖)投入靈芝市場,使得原本以直銷為主的靈芝產品,另外發展出「開架販售」的方式;靈芝產品的劑型也從原本的膠囊、顆粒,增加了飲品型式;靈芝產品的價格出現高價與平價之分,消費客層也從「病人」往「追求健康的人群」擴展。

1997年,以靈芝菌絲體及其發酵液為靈芝產品主要原料的葡萄王公司,推出「一顆十元有找」的低價靈芝,並開始在電視上密集播送「靈芝的好壞決定在多醣體」的廣告,而且這一播就是十幾年,成為全台最知名的靈芝廣告,卻也讓所有靈芝消費者陷入「多醣愈多就愈有效」的迷思,更突顯出靈芝知識教育的缺乏。

1998年7月,原以補助學術研究為主的微生物文教基金會創辦《健康靈芝》季刊,由學者主編,以學理為根基,傳播正確的靈芝的知識與常識,並且從科學驗證與民間經驗兩種不同的角度,闡述靈芝的功效及其原理。後來隨著靈芝產業和研究的日益興盛,這本雜誌也成為兩岸靈芝業者自我提升的重要教材,亦是兩岸靈芝學者交流研究心得的重要媒介。

 

1999年迄今:健康食品管理法施行,功效評估再為科研添柴火

靈芝在台灣的療效論述,從1980年由學者引領風騷,1990年由業者強勢主導,到了2000年前後終於由政府掌舵,有了一個共同的衡量標準。

鑑於1995、1996年發生多起「保健食品」吃死人或內容易混充造假的案件,主管機關卻遲遲無所為,擁有食品專業的立法委員郝龍斌於是在1996年12月舉辦公聽會,廣徵學界、官員和業者意見,提出「健康食品管理法」草案。該法案在立法院經過兩年的討論與協商後,在1999年2月3日三讀通過,並於半年後正式生效實施,為政府管理健康食品提供法律(而非行政命令)的依據。

從此,「健康食品」(即大陸所稱的「保健食品」)正式從一般食品和藥品獨立出來成為法律專有名詞,而且必須經過科學驗證才能宣稱保健功效。也就是說,業者須將產品委託GLP實驗室進行安全性與功效性評估,再把評估報告與產品資料送交衛生主管機關審查,通過後始能在產品包裝放上綠色楕圓形的「健康食品認證標章」(如下圖),並且宣稱經過認證的功效。

20161111C-4

 

「健康食品管理法」施行十七年來,截至今日(2016年10月10日)來共有八個靈芝產品(分屬五家廠商)取得十項健康食品認證,其中有四個產品同時取得兩項保健功效認證,通過認證的功效則集中在免疫調節、護肝、延緩衰老、輔助調整過敏體質等四項。

免疫調節的作用來自多醣,護肝主要源於三萜,延緩衰老呼應古籍對於靈芝「久食輕身不老」的評價,調整過敏體質則是調控發炎反應的結果,靈芝最主要的價值都表彰在這四項功效裡。

雖然業者也可選擇不把產品送檢驗、送審批,僅當一般食品販售(這時產品就不能宣稱功效,也不能自稱為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但幾家靈芝大廠還是以取得認證為標竿,由於擁有GLP實驗室的大學研究所是健康食品功效評估的主力,因此業者為了取得認證所而委託的試驗,便成了促進台灣靈芝研究另一股動力。

 

小結:產學兼具的靈芝實力,生技產業的成功希望

台灣從1975年作為日本靈芝原料供應者開始,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不僅建立了一條完整涵蓋菌種研發、原料栽培、加工製造到產品銷售的產業鏈,更累積了種源鑑定、藥理研究、成分分析、開發應用、基因轉殖等科技實力。這一路以來產業與學術界相互影響、教學相長,造就了台灣的「靈芝實力」。

當台灣希冀以保健食品產業為跳板,發展生物技術產業、進軍國際市場,卻又面臨大多數保健食品原料都是進口的現實下,條件齊備的靈芝是最能開啟成功之路的生技題材。(本文經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許瑞祥審閱)

 

主要參考資料

1. 安勤之, 救命仙草、健康食品或生技靈藥?靈芝的科學、市場與療效政治. 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博士論文, 2016.

2. 許瑞祥, 靈芝的奧秘. 正義出版社 (台北), 1988.

3. 許瑞祥, 推動台灣靈芝研究的領航員──王西華. 健康靈芝, 1999; 3: 25-26.

4. 許瑞祥, 靈芝──廿一世紀台灣生物技術產業的試金石. 健康靈芝, 2000; 8: 15-18.

5. 微生物文教基金會, http://www.ganoderma.org.tw

6. 許瑞祥, 回顧台灣靈芝現代化研究的奠基過程──台灣靈芝研究家族族譜. 健康靈芝, 2008; 13-21.

7. 吳亭瑤, 1999-2008健康食品管理法邁向十年. 健康靈芝, 2008; 22-37.

8. 靈芝新聞網, http://www.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