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研究新知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ganoderma-logo
  • 研究新知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及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一共有:26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第 1 頁,共 2 頁

1.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分類)
生於1958年,現任臺灣大學生化科技系兼任教授。師承臺大王西華教授,1990年以「靈芝屬菌株鑑定系統之研究」論文取得臺大農業化學研究所博士學位,為全球華人首位靈芝博士。 1996年建立「靈芝屬菌株種源鑑定的基因資料庫」,提供學界與業界確定靈芝種源之依據;2000年投入菇菌異源基因表現系統之研究,利用基因轉殖開發靈芝蛋白等具有醫藥功能蛋白質的分子農場,實現藥食同源的境界。 主編《健康靈芝》雜誌,著有《靈芝的奧秘》、《靈芝概論》、《2010靈芝概論》等專書。 ...
建立於
2. 台灣:靈芝蛋白GMI能直接誘發「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之自凋亡反應
(2018年)
2018年2月27日/臺灣大學/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文.圖/黃聖元   在本篇論文中,研究者證明了靈芝蛋白GMI可以藉由直接引發自凋亡機制,進而抑制及毒殺膀胱癌細胞的生長,並且可以有效降低傳統化療藥物絲裂黴素的使用劑量並達到相同功效。此研究成果已於今年12月發表在《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研究者期待能夠運用靈芝蛋白或相關產物,改善膀胱癌現行療法的高復發率及副作用。  ...
建立於 26 十二月 2017
3. 台灣:靈芝免疫調節蛋白GMI可逆轉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降低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的風險
(2017年)
...  換句話說,在GMI的調理下,不僅新生成的「肌纖維母細胞」數量受到控制,原本已經轉變成「肌纖維母細胞」的頰黏膜纖維母細胞,也變得比較沒那麼「病態」! 更重要的是, GMI發揮上述作用的有效劑量極低(10或20 μg/mL),對於正常的頰黏膜纖維母細胞,是安全無毒的。 來自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患者的纖維母細胞 其收縮功能受到靈芝蛋白GMI抑制 〔說明〕圖片中綠線圈起處,是膠原蛋白展開的面積,面積愈小,表示纖維母細胞的收縮能力愈強,造成組織纖維化的作用也愈大;面積愈大,表示纖維母細胞的收縮能力愈弱,也比較不會促進組織纖維化。 ...
建立於 20 十月 2017
4. 台灣:靈芝蛋白GMI能直搗「癌幹細胞」,徹底對付口腔癌
(2017年)
2017年8月/中山醫學大學研究所/Oncotarget 文/吳亭瑤     靈芝抗癌不稀奇,可以力抗「癌幹細胞」的靈芝蛋白才真厲害! 眾所周知,癌幹細胞是癌症發生的源頭,更是癌症難治療、春風吹又生的關鍵。多少癌症患者吃盡苦頭的復發、轉移,就是因為藥物攻剋不了這群很會生、很會躲,也很頑強的癌幹細胞。 這時,如果能在治療過程中,加入靈芝免疫調節蛋白──靈芝中具有免疫調節活性的小分子蛋白──局勢很可能全然不同。 ...
建立於 23 八月 2017
5. 台灣:靈芝蛋白標靶EGFR,與順鉑聯手制伏抗藥性肺腺癌
(2017年)
2017年6月1日/國立陽明大學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文/吳亭瑤   靈芝蛋白使肺腫瘤的生長速度減緩一半 靈芝免疫調節蛋白(簡稱靈芝蛋白)是靈芝裡的活性成分之一,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肯定它的「抗肺癌」能力。其對肺腫瘤的抑制效果到底有多好?看看下面這兩張圖即可略知一二。 圖1‭ ‬肺癌小鼠的腫瘤體積變化 (資料來源/Int ...
建立於 13 六月 2017
6. 〔許先業團隊2017研究成果〕靈芝蛋白標靶EGFR抗肺癌,與順鉑聯手制伏「對艾瑞莎有抗藥性」的肺癌細胞
(陽明大學 許先業教授)
「EGFR突變」和「抗藥性」是治療肺癌最棘手的兩件事,在臨床用藥有限的情況下,靈芝蛋白很可能是值得寄望的對象。根據陽明大學許先業教授、林東毅博士等的研究成果顯示,靈芝蛋白不僅能減緩肺腫瘤的生長速度,對於EGFR突變的肺癌細胞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甚至還能與順鉑聯手扳倒「對艾瑞莎有抗藥性」的肺癌細胞。此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17年6月1日出刊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
建立於 13 六月 2017
7. 台灣:靈芝蛋白&抗瘧疾藥併用,有效抑制「抗藥性」癌細胞
(2016年)
...  根據中山醫學大學柯俊良教授和其團隊成員辛翌綸、邱彩醇等發表在今年(2016)12月《Phytomedicine(植物藥學)》的研究顯示,松杉靈芝(Ganoderma tsugae)免疫調節蛋白(簡稱FIP-gts)與氯奎寧(chloroquine,抗瘧疾藥物)併用,不管是對「有抗藥性」或「沒抗藥性」的人類泌尿道上皮癌細胞【註1】,都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存活(如下圖)。 松杉靈芝蛋白FIP-gts與氯奎寧 ...
建立於 30 十二月 2016
8. 台灣:靈芝蛋白LZ-8標靶FAK,抑制肺癌轉移
(2016年)
... mg;另設「不給予rLZ-8」的控制組作為對照。 實驗進行至28天時,將小鼠犧牲(rLZ-8組和控制組各2隻),取其肺臟和肝臟進行檢查,結果rLZ-8組肺臟出現多發性腫瘤的數量,遠少於控制組;rLZ-8組肝臟未發現腫瘤,控制組則已出現病灶(如下圖)。 靈芝蛋白rLZ-8對肺癌細胞轉移的抑制作用 (製圖/吳亭瑤,圖片參考來源/Cancer Lett. 2016 Jun 1;375(2):340-8.) ...
建立於 26 十二月 2016
9. 〔許先業團隊2016研究成果〕靈芝蛋白LZ-8標靶FAK,抑制肺癌轉移
(陽明大學 許先業教授)
...  靈芝蛋白rLZ-8對肺癌細胞轉移的抑制作用 (製圖/吳亭瑤,圖片參考來源/Cancer Lett. 2016 Jun 1;375(2):340-8.)   實驗亦觀察rLZ-8組和控制組小鼠(各5隻)的存活狀況,結果顯示:第1隻死亡的肺癌小鼠是控制組的;當控制組全軍覆沒時,rLZ-8組還有3隻存活;比較rLZ-8組和控制組中,活得最久的肺癌小鼠壽命,前者大約是後者的1.3倍。這些都說明rLZ-8可以延長肺癌小鼠的存活時間。 ...
建立於 26 十二月 2016
10. 2016國際靈芝大會系列報導(3) 12場特別演講的省思:種源一致化、生產標準化、成分規格化,才能再造靈芝產業的絕代風華
(活動報導)
...  姚一建研究員的演講主題是「靈芝資源開發利用中幾種重要物種的鑒定及名稱問題」。   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許瑞祥教授: 首個靈芝單一活性成分已商品化;G. lucidum學名不宜修改 以靈芝分類鑑定取得博士學位的許瑞祥,研究靈芝已逾三十年。他在「靈芝免疫調節蛋白的功能研發與應用」的演講裡,除了介紹已在去年成功商品化的單一活性成分「靈芝蛋白GMI」,演講一開始他還是固執本科,不厭其煩地提醒「固定種源」對於學術研究、產品開發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
建立於 27 十一月 2016
11. 台灣:小孢子靈芝蛋白GMI 促使肺腺癌細胞自噬死亡
(2014年之前)
...    靈芝蛋白GMI對裸鼠肺腺癌腫瘤的抑制作用 先將人類肺腺癌細胞株A549注射至裸鼠皮下, 五天之後再餵食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GMI,每天160 μg(=0.16 mg), 在第六十六天實驗結束時,GMI組的腫瘤體積不到對照組的三分之一(上圖), 腫瘤重量也不到對照組的一半(下圖)。 (資料來源/Autophagy. 2011 Aug 1;7(8):873-82. ...
建立於 05 十月 2016
12. 台灣:靈芝蛋白促使「抗藥性泌尿道上皮癌細胞」自噬死亡
(2014年之前)
2014年6月/中山醫學大學/Anticancer Research 文/吳亭瑤 ★敬請尊重著作權,歡迎以連結網址的方式友善分享,請註明作者、出處與圖片來源,並保留文章「從標題到參考文獻」的完整性,請勿將圖文移花接木、占為己有,或與商品、商業行為連結。   好發於六十歲以上男性的泌尿道上皮癌(膀胱癌的一種),目前標準的第一線治療藥是含有鉑金類的化療藥,一旦產生抗藥性,尚無標準的第二線化療藥可供使用,因此一旦癌症發生轉移,或對化療對產生抗藥性,想要治好它就比較困難了,存活率往往只有八至十四個月。 ...
建立於 05 十月 2016
13. 日學者闡明「細胞自噬機制」獲諾貝爾醫學獎,台學者證明「靈芝蛋白」可在體內促使癌細胞自噬死亡
(焦點新聞)
...    10月3日晚上七時許,當方念華主持的《Focus全球新聞》以最新消息發佈,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大隅良典,因研究「細胞自噬」榮獲諾貝爾醫學獎時,原本吃飽想睡的我瞬間清醒,腦袋第一個想到的是「靈芝蛋白」與「柯俊良」。因為這位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正是靈芝學界第一個證明「靈芝可在腫瘤動物體內透過『細胞自噬』作用抗癌」的學者,其所使用的材料正是靈芝裡特有的免疫調節蛋白(以下簡稱靈芝蛋白)。 ...
建立於 04 十月 2016
14. 日學者闡明「細胞自噬機制」獲諾貝爾醫學獎,台學者證明「靈芝蛋白」可在體內促使癌細胞自噬死亡
(中山醫學大學 柯俊良教授)
...    10月3日晚上七時許,當方念華主持的《Focus全球新聞》以最新消息發佈,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大隅良典,因研究「細胞自噬」榮獲諾貝爾醫學獎時,原本吃飽想睡的我瞬間清醒,腦袋第一個想到的是「靈芝蛋白」與「柯俊良」。因為這位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正是靈芝學界第一個證明「靈芝可在腫瘤動物體內透過『細胞自噬』作用抗癌」的學者,其所使用的材料正是靈芝裡特有的免疫調節蛋白(以下簡稱靈芝蛋白)。 ...
建立於 04 十月 2016
15. 〔林志彬專欄〕靈芝抗腫瘤研究的思考──扶正祛邪,與癌共存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從中醫扶正祛邪治則來看,腫瘤的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只重視了「祛邪」,而忽視了「扶正」,甚至傷及正氣。靈芝在腫瘤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中的作用,恰是彌補了此二療法的不足,即真正做到了「扶正祛邪」。靈芝的多成分、多靶點的抗腫瘤作用,以及對放、化療損傷的保護作用,就是「扶正祛邪」作用的現代解釋。 文/林志彬 ◎本文原載於2011年《健康靈芝》第51期 2~3頁   我癡迷於靈芝研究數十年,尤其重視靈芝的免疫調節作用與抗腫瘤作用的研究,這也國際學術界矚目的研究領域。我與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內容看來非常相似,例如我們都在研究靈芝及其有效成分,如多醣肽、靈芝三萜類、靈芝蛋白等的體內外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諸如靈芝促進腫瘤壞死因子(TNF)和干擾素(IFN)的表達及增強它們的作用、靈芝誘導腫瘤細胞凋亡、靈芝抑制腫瘤細胞移動和侵襲、靈芝抑制腫瘤血管新生、靈芝逆轉多藥耐藥的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的耐藥性、靈芝對放化療損傷的保護作用⋯⋯等等,但我們的研究目的卻非常不同。 ...
建立於 24 三月 2016
16. 〔柯俊良團隊2015研究成果〕松杉靈芝免疫調節蛋白 減輕歐洲紫杉醇的化療副作用
(中山醫學大學 柯俊良教授)
... velutipes)免疫調節蛋白FIP-fve進行同樣的實驗,對於緩和歐洲紫杉醇毒性的效果,頗能與FIP-gts互補長短。不過若單就「抑制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的作用來看,松杉靈芝蛋白FIP-gts的表現則強過金針菇蛋白FIP-fve。 小小的蛋白,卻能扮演大大的角色,令人刮目相看。研究者認為,不論是FIP-gts或FIP-fve,都值得進一歩開發為歐洲紫杉醇的輔助治療藥物,期能為癌症患者減輕化療的痛苦,並帶來更好的治效果。 ...
建立於 31 一月 2016
17. 台灣:松杉靈芝蛋白FIP-gts 減輕歐洲紫杉醇的化療副作用
(2015年)
... velutipes)免疫調節蛋白FIP-fve進行同樣的實驗,對於緩和歐洲紫杉醇毒性的效果,頗能與FIP-gts互補長短。不過若單就「抑制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的作用來看,松杉靈芝蛋白FIP-gts的表現則強過金針菇蛋白FIP-fve。 小小的蛋白,卻能扮演大大的角色,令人刮目相看。研究者認為,不論是FIP-gts或FIP-fve,都值得進一歩開發為歐洲紫杉醇的輔助治療藥物,期能為癌症患者減輕化療的痛苦,並帶來更好的治效果。 ...
建立於 31 一月 2016
18. 本草綱目──國樂篇【靈芝】2016年1月26日國家音樂廳首演
(最新消息)
...   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許瑞祥 現任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師承臺大王西華教授,1990年以「靈芝屬菌株鑑定系統之研究」論文取得臺大農業化學研究所博士學位,為全球華人首位靈芝博士。 1996年建立「靈芝屬菌株種源鑑定的基因資料庫」,提供學界與業界確定靈芝種源之依據;2000年投入菇菌異源基因表現系統之研究,利用基因轉殖開發靈芝蛋白等具有醫藥功能蛋白質的分子農場,實現藥食同源的境界。 ...
建立於 11 十一月 2015
19. 台灣:靈芝蛋白GMI促使「抗藥性肺癌細胞」自噬死亡
(2015年)
... Akt/mTOR 的訊息傳導路徑,迫使癌細胞自體吞噬(autophagy),進而凋亡(apoptosis)致死。此研究結果為抗藥性肺癌的治療,帶來了希望。 圖1  靈芝蛋白GMI對人類肺腺癌細胞的抑制作用 A549/D16和A549/V16都是具有多重抗藥性的肺癌細胞, A549則是一般的肺癌細胞。 X軸為GMI濃度,Y軸為癌細胞的存活率。 隨著GMI濃度的增加,癌細胞的存活率也愈低。 ...
建立於 27 九月 2015
20. 〔柯俊良團隊2015研究成果〕靈芝蛋白GMI促使「多重抗藥性肺癌細胞」自噬而亡
(中山醫學大學 柯俊良教授)
... Akt/mTOR 的訊息傳導路徑,迫使癌細胞自體吞噬(autophagy),進而凋亡(apoptosis)致死。此研究結果為抗藥性肺癌的治療帶來希望。 圖1 靈芝蛋白GMI對人類肺腺癌細胞的抑制作用 A549/D16和A549/V16都是具有多重抗藥性的肺癌細胞, A549則是一般的肺癌細胞。 X軸為GMI濃度,Y軸為癌細胞的存活率。 隨著GMI濃度的增加,癌細胞的存活率也愈低。 ...
建立於 27 九月 2015
  • 最先
  • 前一頁
  • 1
  • 2
  • 下一個
  • 最後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By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